11月23日晚,由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主办的《阅读与学习》系列讲座正式开讲。建环学院150余名师生听取了朱猛老师的经验分享。学术主持为建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郭龙博士。
朱猛,博士、建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2017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9/15),2014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6/15),设计成果曾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作品曾入选“为中国而设计”第八届、第十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中国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
朱猛用精炼概括的三个状态:“不为什么而读书是最好的状态”“为了明确目标而读书是效率最高的状态”和“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是最累的状态”来阐明“为什么读书”;用四句话:“选自己喜欢的书入门,你终将面向世界”“多选择值得读第二遍、第三遍的书”“多读纸质书,多次和自己相遇”“起步阶段,想得太多不如读得更多”来告诉大家“怎样选书”的方法。并且,朱猛从“认知时代、构建自我、探索专业”三个方面为大家推介了《许倬云十日谈——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制造消费者》《真实的幸福》《格局》《如何培养美感》《公共空间 · 公共生活》等20余本著作,涵盖哲学、经济、社会学、心理学、物理学、文学、建筑学,每本书都经过精挑细选,用意深刻。这些书籍不但可以拓展同学们的视野,还可引导大家思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特别是在当前信息碎片化、贩卖焦虑的网络时代下,帮助大家构建完整的思维框架和价值体系,从而化解学习和生活中的焦虑。讲座的每一个单元都用一首著名诗词来作为结束。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朱老师以详实的文本资料、丰富的音频与视频、精炼的语言、激情的讲解,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活动氛围,让同学们意犹未尽,受益匪浅。
郭龙老师总结说:“读书在于积累知识,在于明世自知,从而构建完整的自我”。他谈到,读书的目的有三:其一,“悦心悦己”,在阅读中陶冶心性,体味文字的快乐;其二,“获取知识”,从而获得物质生存所需的能力;其三,“思考人生”,从前人和智者的思考中获得智慧与寻得人生存在的意义。
2020级韩平同学表示:“校园疫情严格管理期间,大家难免会出现焦虑等情绪波动。朱猛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好书,还有自己的学习经历,给我们补足了精神食粮,相比于老师求学的那个年代,当下我们的学习环境无疑优越太多,虽然校园疫情严格管理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一点点不便,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能够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按捺住浮躁的心态,多读几本好书,以饱满的热情对待疫情下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疫情阻碍了出行的脚步,却不能阻止思想和学术的交流。建环学院积极开展“云上”活动,引领学生共同战“疫”,共树良好学风。这次讲座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同学们品读佳品,聆听艺理,拓展了知识和视野,增强了审美修养,缓解了焦虑情绪,大家相约下次云上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