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界
重庆日报:创新,其实并不神秘——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之四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1日 18:06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浏览: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珩、刘东生、叶笃正

    幻灯片上,有两幅图画。一幅是彩色的,在阳光下;一幅是黑白的,在月光下。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

    孩子回答说:“一个是醒着的,一个是睡着的。”

    老师却纠正道:“一个是白天,一个是夜晚。”

    这是一位家长在微博上发布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经历。“在只有单一标准答案的世界里,孩子们怎么可能不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丧失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他们能成长为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的主人吗?”这名家长问道。

    事实上,家长的忧心并非多余。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大变革、大发展时代,创新的作用正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为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培养创新人才,该从何入手?创新文化的土壤又该从哪些方面培育?

    卢彦杰的遗憾

    6月28日,沙坪坝某小区,19岁的卢彦杰正在一间堆满了各种零件和机械工具的工作室忙活。

    彼时,高考刚结束,大多数同学正在等候高校的录取结果。然而,就在去年,卢彦杰放弃了高考。

    原来,酷爱无人机发明的卢彦杰,曾在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NOC创造发明大赛等大赛中多次获奖,初中升高中时被破格录进重庆实验中学。

    去年3月,卢彦杰申请了重庆大学的自主招生。尽管面试成绩不错,但卢彦杰知道,自己要达到该校自主招生条件中“高考成绩超一本线”的要求,几乎不可能。

    于是,高考当天,卢彦杰放弃高考,转而为自己的新发明“水燃料涡喷发动机”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希望以此免考进入重庆大学。

    然而,卢彦杰最终还是因为没有参加高考而与大学无缘。

    卢彦杰的遗憾从一个侧面表明,对像他这类的偏才、怪才,目前国内尚无合适的评价和选拔机制;而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正按部就班地接受着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种答案划一的教育。

    “怀疑、挑战和否定,是创新教育形成的精神基础。”对此,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认为,但在应试教育制度下,考试成绩似乎成为能力判断的唯一尺度,评价体系的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国人从小以来的创新能力。

    创新灵感多来源于生活

    而在毗邻的日本,情况却大不一样。

    “别小看日本的家庭主妇,她们中不少人都是创新发明的生力军。”重庆创新研究会秘书长雷程亮告诉记者,日本最著名的主妇发明家小川信子,就发明了四用汤勺等多项专利。这种四用汤勺除了有普通汤勺的功能外,还可量汤量、捞浮沫、碎食物等,仅此项发明就让她成为亿万富翁。“在日本,政府鼓励所有人在闲暇时到发明学校接受创新方法论教育,以提升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可见,创新并不神秘,而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与事。

    前不久,在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的首届科技创新大会上,该校通信技术系教师郑和带领学生申请专利32项(21项被授权),获学校颁发的30万元奖金。

    可根据环境调节显示屏亮度的LED灯;利用手机软件和GPS定位等系统制作的“老幼监护终端”;具有灰尘浓度检测功能的气象监测仪……这些适用于生活的小发明,展示出郑和团队的奇思妙想。

    “我们的专利发明,灵感多源自于生活。”郑和告诉记者。

    “创新,可以是新颖而有效的商业模式,也可以是某个领域一次开创性的实践,甚至可以是家居生活中一次有趣的创意……”雷程亮认为,创新并不是一件高深的事,通过举一反三、打破陈规等思维训练,你也可以参与到创新的队伍中。

    “物尽其用、变废为宝、资源整合……这些思维方式可以通过日常练习来培育。”以色列“系统性创新思维方法论”创始人阿姆农·列瓦夫同样认为,思维训练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让每一个构成元素都活跃起来

    培育创新型人才,除了思维训练外,无疑还需要崇尚创新的土壤。

    “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十分必要。”为此,雷程亮向记者说起了一次他在俄罗斯的观感——

    2011年,雷程亮曾到俄罗斯学习TRIZ理论(也称“萃智”,一种创新方法论课程)。在位于圣彼得堡一所学校参观时,那里孩子的创新能力让他非常震惊。

    “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塑料口袋,还有剪刀、粘胶等,让他们设计出塑料袋的N种用途。”雷程亮回忆,30多个孩子做出来的作品花样百出,有帽子、围裙、做游戏的工具等,重复的很少。“俄罗斯很早就开始推广TRIZ理论,注重创新教育,这对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很有帮助。”

    “客观地说,近年来,我们对创新的认识已有很大提升。”雷程亮认为,从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入手,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创新文化正在逐渐培育。

    郑和也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大力支持创新——如自己每学期的课时安排只有120节,比其他任课教师少1/3,其余的时间可带领学生多做科研发明。此外,在场地、资金、设备等方面,学校也大力支持。学校还是全市五所知识产权转化试点校之一,在师生专利转化方面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我市一些中小学已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如在珊瑚小学,开设了制作机器人等课程,让孩子们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大渡口区大堰小学自编《小学科技教材上下册》,在不同年级分设科技模型制作、电子绘画等训练内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对于创新文化的培养,大学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张欢,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自进入777全讯白菜后,张欢参加了学校的动漫等诸多社团活动,奇思妙想多了起来。2012年,临近毕业的他创办了一家动漫馆。由于这种动漫馆兼具开展绘画、脚本写作、动漫制作等多项综合训练,颇受大家的喜欢,目前已在不少社区、学校开办。这个致力于打造社区文化的创业项目,荣获“重庆市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

    在川美微企园这个国家级创业孵化平台,孵化出的不仅仅是张欢的动漫馆。通过创业指导、提供资金场地等方式,在这里还有不少有创意的微企脱颖而出。如进行二次服装改造设计的林坤服饰生活馆;利用声光电高科技技术,打造低成本3D舞台效果的新媒体公司……如今,微企园的微企从2012年创办之初的50余家,已发展到150余家。

    “我们计划在每所高校培育1-2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全市教育系统要打造100个这样的众创空间。”市教委主任周旭日前表示,我市将形成一批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示范性空间,以培育一批创新创业明星。

    “借鉴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从幼儿园开始就把想象力、创造力等,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指标。”雷程亮表示,创新文化包含多个要素,除需改变人才评价指标、完善创新教育机制等方面外,还必须“宽容失败、支持冒险”,因为这是创新必经的过程。

来源:重庆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