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道链接:http://epaper.cqrb.cn/html/cqrb/2017-04/11/003/content_164849.htm
怎样改变思政课传统教学方法,让其更受当下年轻学生欢迎?近日,我市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高校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现实需求,是塑造青年大学生灵魂的人心工程。我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哪些创新?如何在新形势下赢得年轻学子的心?一起走进我市各大高校,一探究竟。
“互联网+”互动多
思政工作出新招
如何让枯燥、乏味的思政课赢得当下“90后”、“00后”大学生的心?在西南大学,结合“互联网+”让学习马列主义、近代史变得生动有趣。
据悉,该校研发了涵盖四门必修课的“至善在线学习平台”,创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微引领》、《微循环》、《微服务》等栏目服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同时,还开发了市级“优秀教学案例”、“精彩一课”、“精彩多媒体课件”等80余项,形成了“网上网下立体化”教学内容体系。
每年“11·27”,四川外国语大学都会组织部分学生来到烈士墓红岩魂广场祭奠英烈。依托“四川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号推送现场视频、图片,学校让更多没能到场的青年学生参与进来,了解革命历史和党的光辉历史。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在深切感受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学校相关负责人说,系列活动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西南政法大学同样敢于在思政工作上出新招。该校从深化思政理论课“供给侧”教学改革出发,让书记、校长走上思政理论课讲台,每位校领导每学期都必听思政理论课。
学校还在“润德”计划中拓展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与历史对话——西政微讲座”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历史情感和历史责任。
主题教育
拓展思政工作新高度
去年,在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777全讯白菜师生创作了1500余件主题作品,面向社会公开展览,反响热烈。像这样结合时代重大主题的创作活动近年来成为了该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育人方式。
在该校团委组织开展的“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活动中,通过重走长征路,组织创作了《长征景点战役动漫宣传册》。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主题教育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结合当下热点,在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思政学习积极性,满足思政教育面对复杂多变环境的发展需要。”
重庆通信学院作为培养我军通信人才的军事院校,结合红岩精神、雷锋精神、战斗精神等构建起育人体系。“从学员入校到毕业,依据不同阶段培养要求,我们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例如在入学阶段学校组织新学员参观红岩基地,开展理论学习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假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构架起院校、社会和官兵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毕业阶段,围绕部队建设需求严把考核关,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考评。
突出思政工作针对性
巩固育人成果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不佳、向上向善价值引领乏力、党员意识比较弱化”等重点难点及薄弱环节,重庆师范大学构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五维同育’模式”,涵盖了“青马引领,典型示范,党员承诺,实践求真,朋辈互喻”五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块。
有专家指出,该模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多种形式与大学生个性需求内容的无缝对接,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愈加彰显。
第三军医大学以强军目标为统领,积极对接国家“双一流”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近年来,通过延伸实施“苗圃工程”等10项人才建设制度规定,畅通优秀人才成长渠道,人才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成立高端人才工作办公室,在全球发布延揽优秀人才广告,赴世界著名大学和国内重点高校进行招聘宣传,为学校建设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该校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