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由我校通识学院承办的“中国文化概论-川美文化大讲坛”第十场讲座,在我校虎溪校区小剧场开讲。武汉大学文学博士、777全讯白菜副教授田源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颓废”诗学建构与中国文化阐释——1920-1940年代新诗读者批评的审美意蕴》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吴亚娜主持,俞方洁统筹。我校400余名师生到现场聆听了讲座,哔哩哔哩平台做了现场直播。
田源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述了“颓废”诗学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现代主义中的几个形态。他指出,“颓废”诗学是西方现代诗学的结晶,1920-1940年代的中国读者为新诗的评论注入的“颓废”的现代性元素。从文化碰撞的层面审视读者批评,“颓废”诗学进入中国语境后发生选择性突变,读者在诗学阐释中摄入儒、道、佛的中国文化因子。儒家文化是“颓废”诗学的起源,道家文化是“颓废”诗学的庇护,佛教文化是“颓废”诗学的归宿。颓废诗学潜移默化地主导西方诗学对象征派、左翼、“现代派”和西南联大诗人诗歌的过滤性影响。基于文明互鉴的文化自信,史料暗藏本土化、民族化的审美意蕴。“颓废”诗学影响了近现代的中国艺术家,为近现代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提供了诸多养分。讲座理论深厚,史料详实,讲解生动,激情昂扬,博得了在场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川美文化大讲坛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引领下,为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课程致力于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主要类型、经典文本与核心精神,掌握中国文化在哲学、历史、审美、民俗等方面的成就及要义,发掘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大讲坛创新性地以讲座代课程,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学,将知识普及与学术研究融汇于讲坛。本课程以3年为一周期,每学年4次,每学期2次,共计举办12场专题讲座,学生在3年中至少参加完成3场专题讲座的现场听讲和线上考核,方可获得1学分。
课程还结合川美作为艺术院校的独特定位和需求,从艺术领域的微观视角剖析中华传统文化对艺术的深远影响,打造川美的特色艺术文化品牌课程,指导学生的艺术创作,提升艺术院校的人文魅力,彰显中华大国的文化自信。